科学治沙的探路人王有德
王有德,1973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王有德“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被誉为“科学治沙的探路人”。
20世纪50年代,毛乌素沙地已侵蚀到距离宁夏境内黄河银川段5公里处,受黄沙沉淀影响,黄河河床不断被抬高,对两岸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威胁。在很多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职工的记忆中,每每遇到大风天,黄沙就会漫天飞舞、遮天蔽日,有时甚至能将房屋掩埋。荒漠化不仅严重制约着宁夏经济发展,也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因此,在王有德的心里,早就憋着与沙漠抗争的一股劲。1976年,王有德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担任灵武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场长,他用不服输的精神,带着林场职工与沙漠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搏斗。
1986年7月,王有德打响了上任后的第一个攻坚战。在北沙窝流动沙丘地带,他要开发500亩果园。此时,多年来的粗放管理使得白芨滩林场生产徘徊不前,职工如一盘散沙,大家对场里没有信心,对北沙窝的开发也是将信将疑。在王有德面前的首要难题是怎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王有德深刻认识到,治理沙漠和增加职工收入要融为一体、互存共生。为了实践这种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有德利用林场的自然优势,建立起了砖厂、预制板厂,随后还成立了3家苗木公司,实行多种经营,让职工们富了起来,这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有了更多资金投入到治沙事业中。王有德觉得只有用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来感召职工,用领导干部的坚定意志来聚合职工,才会形成治沙合力。白天,他和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挖坑施肥栽树苗;夜晚,则点着煤油灯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离家仅3公里的王有德和职工们一起住在工地的帐篷里,最长一次50多天没回家。他和职工一样,吃的是刮进沙子的饭,早上一起来,头发上、脸上、被子上都是一层细沙。在治沙方面,王有德和林场的职工们一样,都有硬性的指标:一个人一年挖1万个坑,栽1万棵树,扎1万个草方格,从治沙当中实现收入1万元。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场职工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积极性,王有德在全场实行植树造林与经济指标相挂钩的生产责任制,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他把竞争机制引入内部管理,激发了林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林场的生产建设。王有德还非常重视业务学习,他通过学习钻研林业专业书籍,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自治区林业专家。对林场职工的培训学习,他也抓得很紧。从1990年开始,林场每年都办冬闲学习班,请林科院的专家和场里的技术骨干为职工讲课,传授节水灌溉、林木繁育等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培训成为职工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经过多年学习培训,全场职工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人人都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王有德把职工的事、林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在他的影响下,职工也把林场的事看成自家的事。正是在王有德的感召和影响下,白芨滩人齐心协力,干什么事成什么事,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吃苦精神,留下了一个个踏踏实实的绿色足印,创造了一个个防沙治沙的奇迹。
草方格治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科院研发的治沙方式,也是目前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遍使用的一种固沙方式。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践,王有德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治沙方法:以扎草方格种树为第一屏障,然后逐步围绕干渠、公路、果园建设防护林,形成第二道屏障。在两道屏障的保护下,鼓励职工发展林苗产业,在田间空地上发展养殖业,再反哺林草业。这个模式被《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为重点推广模式。靠着精打细算、全局谋划,王有德让原来死气沉沉的林场变得生机勃勃。用这种办法,林场完成治沙造林任务60多万亩,控制流沙面积100多万亩,使沙漠向东后退了数十公里。
在人与沙的抗争中,王有德带领职工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营造防风固沙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100多万亩,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2014年,退休后的王有德发起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在新的“主战场”继续拼搏。王有德表示,“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
王有德数十年如一日,在治沙绿化工作中实践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建设美丽新宁夏不断拼搏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