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的思考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创意作品展示交流活动,期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体验。万亚平/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宁夏地域特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做好宁夏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是发展宁夏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力推动宁夏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宁夏非遗赋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对于促进宁夏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现状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2022年11月,宁夏首批5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设立。固原市(六盘山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固原市(六盘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面积为1.05万平方公里。盐池滩羊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对象为盐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空间以及人文环境,面积约8522.2平方公里。黄河文化(银川)生态保护区:以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灵武市共8镇2乡9个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依存的文化空间为保护对象,面积约3380平方公里。黄河流域中卫段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行政区域已经认定、今后陆续认定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以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保护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人文环境,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平罗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平罗县7镇6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自然历史古迹保护为重点,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及其存续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面积约532.6平方公里。
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现状。宁夏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主要以“非遗+旅游”和“旅游+非遗”两种模式为主。“非遗+旅游”方面:一是重点支持15家自治区级非遗工坊和部分代表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展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改造、产品研发、线上直播销售和展览交流等活动;二是大力推进全区非遗展示体验场馆建设,逐步提升非遗场馆旅游功能,促进场馆研发推广、互动体验、展示展演、宣传销售活力。“旅游+非遗”方面:一是主要在全区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小镇、旅游街区、乡村旅游点等场所融入合适的非遗项目,特别是漫葡小镇非遗街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二是在文化旅游节、美食节、音乐节等各类节庆活动中融入非遗元素,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宁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亟需解决的问题
宁夏首批5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23年才开始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非遗在旅游化保护传承中的问题是高度重叠的。
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的理念有待加强。目前,“非遗+旅游”和“旅游+非遗”两种模式,都还停留在简单的“拼贴组合”阶段,并非是从旅游开发的理念对非遗进行旅游化保护传承。
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关联度不够。经过多年的融合发展,宁夏非遗旅游已渐入佳境,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局限于对非遗名录中某一类别的项目进行旅游开发,而对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类别的非遗项目、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等关注度不够。这不仅使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的模式较为单一,而且形成的旅游产品丰富程度和品位不高,吸引力不强,同时也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所要求的整体性保护有偏差。
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的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录制、数字化保存和数字化展示等只是满足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无法直接在旅游开发中二次利用。
推进宁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的建议
树立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的理念。一是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各级非遗传承人与旅游行业的沟通合作,将旅游相关业务内容纳入非遗保护传承培训范围,帮助传承人了解旅游行业特点、政策法规、运营模式、游客需求等,提高通过旅游活动传承非遗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将非遗相关内容纳入旅游行业培训范围,帮助导游、讲解员、旅游经营者等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并将非遗转化成旅游服务或旅游产品的形态,真正让非遗赋能旅游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在部分非遗门类中将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纳入非遗保护传承考核评估体系,并对在旅游化方面表现优秀的非遗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或奖励。
推动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成为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整体性保护不仅仅要关注非遗项目本身,更要对非遗项目传承、存续所依附的文化环境也进行保护,这也是激发非遗项目传承存续原动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过程中,应通过非遗的旅游化保护传承,带动保护区内其他文化、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提高保护区建设和非遗旅游化保护传承的数字化水平。一是以技术为支撑,制作视觉化、立体化和场景化的非遗数字档案,并通过权威平台建立全方位、可共享的非遗数据库,让数字技术扩大非遗的社会能见度,更为紧密地与现代生活接轨,转化出更为大众化的内容,推动非遗传承突破时空和圈层化局限,从而有效提高非遗数字资源的二次利用率。二是根据不同门类非遗项目的特点,借助AI数字生成技术、VR、全息投影技术等先进的数字技术,量身定制数字化旅游场景,创造出沉浸式的视觉、听觉交互体验,以高质量的虚实共生体验推进非遗旅游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通过组织培训提高非遗传承人、从业者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进行非遗文化展示、展演,进一步扩大非遗文化在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执笔人:牛学智 汪克会 方汝仪)
责任编辑: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