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策划 正文

童安荣:仁心不辍 妙策为民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7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永红 发布时间: 2025-04-08 | 打印 | 字号:TT

屏幕截图 2025-04-08 145031.png

  见到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名中医童安荣时,这位年逾花甲的医者刚刚结束长达6个小时的门诊,尽管专家号限号35个,但面对诊室外焦灼等待的求医者,他硬是接诊了60多位患者。“有的患者从外省辗转赶来,有的病人家庭困难。”童安荣说,能多看一个是一个,他们省下的不仅是住宿费,更是治病救人的黄金时间。这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大医情怀,早已融入童安荣40余载行医生涯。

  童安荣将中医整体观融入履职实践,以贯通脉络的思维推动跨领域协作——在持续关注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时,他敏锐地捕捉到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命脉问题。“宁夏临港产业园铁路(以下简称临港铁路)建成后,无论从战略意义还是运营成本考虑,在临港铁路建设国家铁路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换装中心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童安荣呼吁,要加快在宁夏建设“两大铁路集团”换装中心。

  “临港铁路专线建成后,主线西侧经国铁太中银铁路连接包兰铁路银川南站,北接国家能源集团的三新铁路上海庙站,既打通了新疆经兰新和临哈铁路进入宁夏的能源运输通道,也将打通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进入宁夏的物流运输通道。”“2023年宁夏从区外调入煤炭约8700万吨,其中从新疆调入量超3000万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正在规划建设640万吨煤制油项目,新增煤炭需求将超4000万吨,新疆将成为宁夏重要能源保障基地。两大铁路集团换装中心建成后,将有力消弭运力浪费,推动两大铁路集团优势互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效能具有战略意义。”童安荣说。

  在畅通经济大动脉的同时,童安荣也将目光投向城市发展的“细胞更新”。“我国已是全球每年新增建筑物数量最大的国家,消耗了全球一半的水泥和钢铁,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是惊人的,但这些建筑物却只能保持二三十年。”因此,童安荣提出建议,修改现行《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通过长远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建筑物质量标准、加强后期维护等方式延长我国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

  童安荣说,当前我国城市建筑物多是在改革开放后修建的,如果按照建筑物平均寿命30年算,2030年至2060年,将迎来城市建筑物新旧大更迭,资源能源将再次迎来极大需求,我国生态环境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延长建筑物寿命,并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建筑,这既是资源能源所限,也是生态环境形势所迫,更是文化传承所需。

  作为深耕基层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童安荣始终将“脚下沾泥方能心中有谱”作为履职信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时,我难掩心潮澎湃。”童安荣说,“我既为能参与国家大事深感自豪,又深知重任在肩。我将以‘脚下沾泥土、建言带温度’的态度,立足岗位精研专业、倾听民意,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委员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责任编辑:张筱


>>><<<
【作者】:本刊记者 李永红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