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 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新局面作贡献
银川市举办宁夏籍优秀人才“回故乡建家乡”活动。 银川市委办公室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作为首府城市,银川市要一体深学细悟笃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把准精髓、掌握要义,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打好打赢银川市“八大攻坚战”,力争走在前、挑大梁、作表率,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新局面作出首府新贡献。
聚力重塑产业体系,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银川市坚持实体经济主战场、产业发展主阵地、科技创新主引擎协同发力,加速重点产业梯次布局、链式协同、集群突破,产业强市、创新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三都五基地”提级扩规。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产业,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单晶硅智慧工厂、亚洲规模最大的牛初乳精深加工基地、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和西北唯一的国家互联网根服务器,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78.85万千瓦,占银川市电力总装机的37.41%,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100亿元。“两地五中心”提质扩容。加快扩总量、优结构、育新业、提品质,“漫葡·看见贺兰”入围全国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消费者满意度连续5年领跑西北省会城市。银川市入选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现代都市农业提优扩面。坚持优种、优加、优品、优储、优销全链条发展,冷凉蔬菜纳入国家特色产业集群,金凤区良田镇、灵武市郝家桥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灵武蜜瓜、贺兰对虾等23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妙选银川”品牌价值持续攀升。创新驱动提效扩能。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四项计划”,建成投用六盘山实验室、银川(深圳)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转化技术成果89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86%,“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吸引14万名青年人才。下一步,银川市将坚持以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牵引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加快重塑“向新”“向绿”、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厚植宜商银川新动能
银川市坚持改革赋能、开放聚势、环境创优协同推进,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创新“520”落实机制,集成144项政策制度,运行园区“管委会+公司”模式,构建“1+5”国资运营体系,“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累计交易313宗、28.27亿元,在全区首创“银川林票”等15项特色改革。严守“一河三山”改革发展基准线,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黄河银川段成为全国美丽河湖典范,“绿电小镇”获评联合国气候大会优秀案例,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加强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战略合作,常态化运行银川至天津港、青岛港图定班列,“一单制”铁海联运覆盖27个国家(地区)61个港口,银川综合保税区保税加工进出口贸易增长5倍,发展绩效评估进位晋级。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挂牌成立全区首家营商环境促进局,“营商局+审批局”双模式领跑全国。连续3年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城市负面清单,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下一步,银川市将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加快推进130项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持续做大开放平台、拓宽开放通道、建好开放载体、深化开放协作,一体提升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以改革开放集成优势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聚力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
银川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全力打造品质之城、和美之城、温馨之城。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坚持品质、品位、品格同筑,接续实施交通疏堵、海绵城市等城市更新“五大工程”,老旧小区加速改造,市区拥堵指数下降20%,建成区绿地率达41.83%,位居西北地区省会(首府)城市之首。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23个,实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帮扶项目256个,高标准打造城乡融合示范镇村84个、重点小城镇5个、美丽宜居村庄17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的村达到80%。民生服务优质共享。立足群众所盼、能力所及,每年实施50件民生“十心”实事,实现城镇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公共服务质量连续3年位居西北地区省会(首府)城市第一。下一步,银川市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区域一体联动、人口均衡发展、特色产业振兴、公共资源优化、政策机制创新工程,扎实推动城乡“焕新”、民生优享、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力优化社会治理,筑牢安全稳定新防线
银川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基层治理持续加强。认真落实“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规范化运行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全面建立村(居)准入事项审批,18个社区治理经验入选中组部首批先进典型社区案例。团结稳定持续巩固。聚焦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成“石榴云”全媒体矩阵平台,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结亲互助等联谊活动,培育提升铸牢示范点48个、互嵌社区80余个,实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全覆盖。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处置重点企业、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下一步,银川市将系统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开展社区分类治理、互嵌式治理、治理人才提升“三项行动”,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隐患,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聚力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干事创业新合力
银川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层堡垒坚强有力。深入实施“两抓两增”工程,大力推进“六好”村、“五好”社区建设,村“两委”负责人优秀人才占比提升至82.6%,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3.5%,国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镇街培养发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的做法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干部队伍活力焕发。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带全链条机制,深化运用激励干部实干担当“两榜四机制”,扎实推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双百计划”,常态化开展科级干部专业化调配,“80后”处级干部占比持续上升,担当作为、激情干事氛围日益浓厚。正风肃纪纵深推进。连续3年接续推进“强素质、强服务、强担当、强斗志”能力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实事求是、精耕细作”专项活动,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下一步,银川市将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锤炼求实务实工作作风,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以全面过硬的党建成效引领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汪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