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 合力攻坚 以实干实绩写好固原发展新答卷
固原市坚持以“产业品牌化”为宗旨,全力打造“六盘山冷凉蔬菜”品牌。图为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下堡村蔬菜标准园。 西吉县委办公室供图
过去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固原市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打好“百日攻坚战”,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多项指标位居全区前列,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答卷。今年全国两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实施“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抓纲带目、纲举目张,针对性、牵引性都很强。固原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区两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担当“建设先行区、创建示范区、固原作贡献”使命任务,把“攻坚”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题,奋力打好“六个攻坚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确保全年GDP增长5.6%,以实干实绩为美丽新宁夏建设作出新贡献。
以更大力度扩大投资消费,增强发展动力源
扩大内需对固原市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可替代,要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打好投资消费稳定增长攻坚战。抓实项目投资,更好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开展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实施项目430余个,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经济增长量。用足用好“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增量政策,提高项目成熟度和可批性,上争资金增长8%以上。编制好“十五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提振消费活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拉升汽车、住房、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突出做好“引流消费”文章,打造“四季游”引流爆点,举办一批全国性商事赛事活动,加强重点客源市场开发,力促游客数、旅游总花费实现两位数增长。提升招商质效,综合应用“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大力招引一批带动力协同力创新力强,就业容量、产出贡献大的新项目落地,到位资金180亿元以上。
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做强发展主引擎
立足发展不足的最大实际,以产业为根基、创新为动力、企业为基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特色农牧业、新型材料、纺织服装、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产业特色化、差异化、融合化、集群化发展,“一链一专班”做好农业加工增值、工业成链集群、服务业调优结构的文章,持续拓展增量、做大总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完善科技项目“拨投结合、先投后股”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培育智能算力、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力争产业种类有新突破。全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打好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攻坚战,用好助企纾困集中办公会、产销对接等措施,全年净增规上工业、服务业和限上商贸单位等“四上”企业50家以上。
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发展新活力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甩掉欠发达“欠”字的关键一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统筹抓好标志性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深化重点改革。抓实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等21项国家级示范建设,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等17项国家级改革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7项自治区级改革试点,林光草光农光风光互补综合利用开发模式等6项市级改革试点,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固原特色的改革典型。拓展开放合作。实施“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支持薯条等出口支柱产业企业做大做强。深化与发达地区、发达城市和区内沿黄城市合作,推动园区共建、劳务输出、科技创新等取得新成效。优化营商环境。以“十项机制”为抓手,扩充“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迭代升级“免申即享”2.0版,深入推进世行标准营商环境试点,坚决纠治“四乱”,持续优化“办事不求人、合规自然行”的营商环境。
以更大力度推进城乡融合,打造发展增长极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统筹规划为引领、产业联结为纽带、群众增收为目标,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开展村集体经济公司化经营试点,积极培育农特产品加工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完善全覆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分层分类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和个体返贫底线。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坚定不移做大市区,增强城市要素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新型城镇化五年行动,支持5县(区)选准赛道、各展所长,打造5个中心镇,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动态优化村庄分类划定,引导人口、产业向“五河”流域适度集聚。
以更大力度厚植生态本底,增加发展含绿量
强化固原市作为宁夏生态担当的政治自觉,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六盘大地越来越秀美。强化全域治理。以“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宁南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抓手,接续打好黄河“几字弯”固原片区攻坚战,圆满完成六盘山“山水工程”项目,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域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四水四定”由试点向全市拓展。强化攻坚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0%以上。加强固废治理和新污染物风险管控,抓好城乡垃圾分类处置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努力创建“无废城市”。强化绿色转型。立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积极争取开展六盘山跨省区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发展壮大林下种养、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生态经济,把碳汇、绿证等政策提供的无形资产变现,让山林“绿”变成口袋“金”。
以更大力度办好民生事业,扩大发展共享面
全面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就业“个十百千万”行动,持续开展政府主导的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劳务输出,劳务组织化程度达到50%以上,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精准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和“直补个人”培训,增强劳动力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技能对增收的助推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布局,推动固原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探索实施教育“两后双百”工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技能。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地方病、高发病和外转率较高病种的诊疗能力。推动社保扩面提质。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发展“适当集中、分散嵌入”式养老,提高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加强对城乡低收入、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等的关心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以更大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稳发展压舱石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着力巩固民族团结。全面落实“十个到位”,重基层、重平时、重经常,常态化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经常性举办社区邻里节、“村BA”、“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防范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聚焦“人、地、钱、房、产”等重点环节,按期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年度任务。着力加强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1+1+3”固原实践,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和群众评价为主要标准的工作机制,引导群众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着力防范化解风险。落实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作者系固原市委副书记,固原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汪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