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凝聚奋进磅礴力量 打造文化兴盛沃土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地方的兴旺,关键在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开创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理论夯基 新思想凝心聚力
思深方益远,纲举万目张。自治区党委始终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推动全区上下用心领会、用情感悟、用力落实。制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建立“第一议题”“双随机”学习交流、中心组成员包抓分管领域学习、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带头读书分享等机制,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自治区党委与中宣部联合举办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举办省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等。在全国率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进”和学校“三进”工作,培育示范点38个;在自治区主流媒体常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等专题专栏,打造“六盘山下红色书院”“黄河岸边生态讲堂”等一批宣讲品牌,吴忠市理论宣讲“四千万”工程入选中宣部创新工作案例。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办好“塞上新语”网上理论宣讲栏目,做强“贺兰山网评”品牌,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举办3届“学习强国”达人挑战赛,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激发党员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四大平台”建设,构建思想理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7大新型智库体系,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六盘山精神研究》《新时代宁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践研究》入选中宣部重点课题。
主题教育深学躬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牵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创新开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0余个,闽宁镇案例入选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案例书籍《百年初心成大道》。
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深化高校思想政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工程,坚决维护学校和社科领域意识形态安全;扎实开展“扫黄打非”,组织开展“正道”“新风”等专项行动,牵头建立西北五省(区)版权执法协作机制,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坚决守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底线,意识形态领域态势向上向好。
回望新时代的十年,正是因为不断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全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区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舆论引领 正能量澎湃昂扬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宁夏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为推进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全区主流媒体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己任,“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竞相发力,通过创新手段、全媒呈现,记录下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以一件件精品力作,汇聚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
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围绕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足迹”“领航”“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等重大主题宣传2000余场次,举办“中国这十年·宁夏”新闻发布活动,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策划推出《习近平的山海情》等大批重大主题报道,充分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全面展示宁夏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可喜成就,奏响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对外宣传,声音嘹亮。建立对外宣传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介工作,依托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做好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建成宁夏英文国际传播矩阵平台,推出系列电视节目《品牌宁夏》、外宣纪录片《天下黄河富宁夏》等多部产品,电视节目《宁夏时间》在迪拜中阿卫视落地,电视剧《山海情》阿语版在中东多个国家播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宁夏形象。
媒体融合,蹄疾步稳。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成上线自治区融媒体平台,带动19个市县融媒体中心有序运行,全媒体传播体系初步构建,宁夏新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量超过2200万。
新闻出版,提质增效。推动新闻出版机构改革,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规划》,建成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策划推出《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等一批精品主题图书,“塞上书香节”全民阅读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网络空间,不断清朗。提升互联网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围绕重大节点、重大主题,设置“砥砺奋进的五年”“不忘总书记嘱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等议题,开设“壮丽70年 点赞新宁夏”“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回望一甲子 辉煌新征程”等专题专栏,策划推出《习近平的扶贫故事:闽宁模式》等多个重磅新媒体作品,全网点击量超过150亿次,让党的声音牢牢占据网络平台首页首屏头条。
文明铸魂 崇德向善谱华章
近年来,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着眼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鲜明导向。
价值引领持续强化。精心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培育选树道德模范、“宁夏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500余名。王兰花、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等200余名个人和集体获全国表彰。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广大干部群众发自内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文明创建质量全面提升。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累计创建自治区级以上文明城市16个、文明村镇240个、文明单位668个、文明校园149所、文明家庭56户。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城乡文明展现新气象。
文明实践工作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呈现从单项突破向系统集成、从农村为主向城乡联动、从宣传文化系统率先行动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化的良好态势。把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实践主要方式,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1万个,开展活动36万余场次,参与群众482万人次,培育了一批志愿服务品牌,王兰花团队志愿服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行胜于言”的高度肯定,固原市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得到国务院大督查督查组肯定。全民国防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效,爱军拥军氛围更加浓厚。
倡导文明风尚立德树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座座精神丰碑,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坚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成为时代强音;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全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文化兴盛 砥砺奋进铸辉煌
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来抓,让宁夏大地劲吹“文创风”、掀起“文博热”,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铿锵有力。
以文化人滋养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优秀作品近500部,获得国家级奖项近200个。其中,2022年有9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实现历史性突破。特别是围绕闽宁协作推出电视剧、电影、话剧、歌曲、歌剧、广播剧、报告文学、新闻通讯等10余部“山海情”题材作品,“山海情”作为一种文艺现象,已成为宁夏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文惠民润物无声。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在全国实现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地市级覆盖率走在西部前列。图书馆、城市悦读书房等一批阅读服务阵地成为重要的网红打卡地,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精神补给站”“致富加油站”。常态化开展“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每年组织“欢乐宁夏”“清凉宁夏”等群众文化演出4000余场次、农村电影公益放映4万场次,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增强。打好“黄河文化”“星星故乡”“酒庄休闲”等6张牌,星星酒店、黄河宿集等特色IP“出圈吸粉”,“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欢迎来宁夏,给心灵放个假”文旅品牌更加鲜亮。
迸发活力彰显魅力。设立自治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推进重点领域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宁夏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60.54亿元增至2021年的121.84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坚持文化传承保护,编制《黄河流域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积极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姚河塬遗址、大麦地岩画等20处入选第七批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征程再写新辉煌。面向未来,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奋力开创宁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闫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