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刊看上海】上海:“人民城市”的样板
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全貌。
一座城市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活力和气息。上海有着“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在这里,你可以徜徉于黄浦江边的外滩,近观陆家嘴的现代与繁华,静静感受东方明珠塔的绚丽;你可以漫步在衡山路的香榭丽舍大街,在半遮掩的梧桐树叶下,静静体验欧式老洋楼的厚重与静谧;你可以流连于小弄堂的咖啡馆,细细品味遍布城市公共空间中西交汇的艺术文化气息。这座被称为“魔都”的城市,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焕发着现代化的活力。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视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人民城市”已融入城市治理的每个细节,成为上海最鲜明的标签。2023年10月28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高质量发展看上海”全国党刊全媒体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上海,感受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游人在杨浦滨江悠闲地骑行游玩。
杨浦滨江:“锈带”变“秀带”
上海市城市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崛起的缩影,新景与旧貌、沧桑与时尚、人文与自然,在这座城市相互交织、相得益彰。
黄浦江宛如一条玉带,将上海划分为浦西和浦东。位于浦西的杨浦区,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民族工业的10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进入杨浦滨江南岸,宽阔的江面、两岸的风貌尽收眼底,一条绿意盎然的休闲长廊让人充分感受这座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老上海人记忆中的围墙工厂、金属闸门、凌乱仓库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传承中创新出的文化地标和新的公共空间。
走进杨树浦水厂,一片英式古典城堡风格的红色建筑群格外醒目。始建于1883年的杨树浦水厂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这座有着140年历史的自来水厂,将黄浦江的滔滔江水化作清澈净水送达千家万户,如今依然在为上海市5个区的居民供水,日供水能力达140万立方米。
2019年以来,杨浦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改造建设中,遵循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工业遗存的原则,走绿色发展转型之路。
始建于1938年,以英国古典城堡式建筑群著称的东方渔人码头,曾是闻名遐迩的鱼市场。在保留主体框架的基础上,打造了汇聚餐饮、购物、娱乐等多功能商业天地,过去输送水电的管道被设计成路灯,形成独具特色的水管灯序列。始建于1902年的“祥泰木行”旧址改建为展示馆,以数字化形式梳理并展示了人民城市理念的理论渊源、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纺织厂、发电厂、机械厂、玻璃厂、米仓、粮仓、煤码头、飞机跑道等竞相拥有了闪亮的新名字:M50艺术园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八万吨筒仓、艺仓美术馆、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静安新业坊、半岛1919、上海国际时尚中心、长阳创谷……杨浦区百年“工业锈带”的蜕变向人们述说着工业文明发展的故事。
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
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和实践地,如今的杨浦滨江旧貌换新颜。完成改造的5.5公里滨江南岸,成为摄影爱好者、健身休闲人士和时尚一族的“网红”打卡点。杨浦区工业遗存的绿色转型,不仅为城市增添了许多独具魅力的公共空间,也见证了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变迁,更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九棵树”:与大自然共和弦
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艺术在这片沃土上迸发出绚烂的火花,从上海滩的爵士乐、民国时期的电影到新时代的音乐会、艺术展,无不昭示着这座城市独特的艺术魅力。
不同于上海的其他地方,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首次把森林、建筑、自然、城市、水系、人文与艺术融为一体,创建了全国首座森林剧院。“将自然与艺术做到最佳结合”,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正是在设计者这样的理念中在上海奉贤区诞生。
地处上海市南城的奉贤区,有婀娜的“上海之鱼”(金海湖)和茂密的生态林地,艺术中心取名为“九棵树”的缘由是剧场的北侧有九棵银杏树,寓意“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从空中俯瞰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整体造型宛若一颗萌芽的种子,主体由“三瓣式”的3个建筑单体组合而成。艺术中心有1200座的主剧场、500座的多功能剧场和300座的主题剧场3个室内剧场,以及水岸剧场、森林剧场2个户外剧场。可容纳2000人的户外森林剧场,充分借助了自然地形,观众席被设置在一片被树林环绕的草坡上,如同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水岸边嬉戏的互动观演体验区,让观众真正享受大自然的和弦之音。
进入大剧院前厅,墙上的3D壁画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不同视角下壁画里的银杏叶会呈现出不同景色。剧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幅壁画由美籍华人甘锦奇先生设计,100多名民间艺术家手绘而成,共使用铝片1200个,是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镇馆之宝。大厅中央摆放的三角钢琴,是钢琴大师肖邦在巴黎音乐会弹奏过的最后一架钢琴,距今已经有180年的历史。来到全国首个大规模采用电子可变混响系统的剧场内,170多个喇叭、50多个拾音器均匀分布,通过先进的可变混响系统,只需一键就能改变声场环境,满足多种艺术表演需求。这里上演过《天鹅湖》等世界经典剧目,举办过迪士尼公主交响音乐会、久石让·宫崎骏动漫作品视听音乐会等,邀请过世界顶级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及世界钢琴大师马克西姆、郎朗等国际知名艺术表演家演出,还举办过“毕加索·大爱星空”版画展、北欧音乐生活节等展演活动。
作为南上海艺术名片,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新浪潮。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不仅彰显出这座城市的鲜明品格,也为奉贤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繁荣新力量,正成为奉贤新城乃至长三角区域群众的文化消费地。
九城共建:孕育长三角“黄金走廊”
时尚与艺术交织,传统与现代碰撞,在这里演绎着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现代韵律。
走进松江区G60科创走廊展示馆,全球最先进的ALD光伏工作母机、中国首台超大视野口腔CBCT医疗机械、自主研发的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CNFSimulator飞行模拟器系统,一项项技术成果展现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九城共建、协同发展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体现了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G60,是一条地理上的国家高速公路。近年来,随着九城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G60犹如一个响亮音符,激荡在广袤的长三角大地上。G60科创走廊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沪苏湖高铁、商合杭高铁,建设区域从上海松江逐步扩展到沿交通大通道的9个城市,包括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9个市(区)。
2007年8月23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松江区考察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松江区开始启动并全力推进面向长三角的G60科创走廊建设。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标志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G60科创走廊自启动建设以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行“央地联动、区域协同”等联动工作机制,历时7年两次升级,打造成了如今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世界级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典范、一流营商环境。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9城GDP总量占到了全国GDP总量的十五分之一,科创板上市企业数超过全国五分之一。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牵引下,策源地松江区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松江区规上工业企业数达1633家,跃升上海市第一,规上工业产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核心指标均位列上海第一梯队。G60科创走廊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责任编辑:张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