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顾春娥:白衣执甲 不负韶华
党的二十大代表,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护理院感供应室联合党支部书记、护理部副主任顾春娥(右)。
顾春娥是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名医护工作者,传染病房是她每天工作的区域。无论是结核病、艾滋病等患者的日常护理,还是特殊时期非典、甲流和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顾春娥始终坚守在患者救治最前沿。一次次与病毒近距离接触,一次次与突发疫情亮剑交锋,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一心向党、一心为民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我与传染病打了20年交道,也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尤其是在隔离病区工作的37天,至今仍刻骨铭心、久久难忘。”顾春娥告诉记者。
2020年1月22日,距离除夕还有2天时间,宁夏报告第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每个人的日历都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原本春节的计划全部搁置了,与家人团聚变成了在工作岗位与病魔战斗。顾春娥所在的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成为宁夏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唯一定点医院,开始接收患者。
顾春娥说,疫情初期,工作异常艰难。院感防控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许多流程制度需要重新设定。进入隔离区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培训,因为有着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顾春娥被紧急抽调到院感科担起了重任。通过实地查验操作流程,一个一个环节梳理,顾春娥用最短的时间提出“划区管理、严格准入、流程引导”工作法,制订了16项防控制度流程,有效前移防控关口,筑牢院感防控第一道“防线”。
随着确诊患者的增多,外援医护人员首次进入,隔离病区的院感防控压力不断加大,顾春娥主动申请到风险系数最高的隔离区工作,担任隔离区院感护理督导员及临时党支部书记。隔离区的医护人员轮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顾春娥始终没有离开隔离病区,直至宁夏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这也让顾春娥见证了救治的全过程。为了救治危重患者,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只要抢救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人员、药品、设备、经费全力保障;全区最高级别的专家力量来了,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精锐也来了,他们组成医护专班,每天6班30余人次轮班倒,奋力抢救危重患者……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全力救治,让顾春娥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更加坚定。
患者进入隔离病区,没有家人陪护,所有病人的生活护理,隔离病区的卫生清洁、消毒隔离,全部落在医护人员身上。随着确诊患者增多,护理工作量比平日成数倍增长。厚重的防护服穿脱不便,医护人员有时一天10多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防护服里的工作服经常被汗水浸湿,很多医务工作者的脸颊被压破了皮,双手也因长时间戴手套而变得发白,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为当好隔离区的督查“哨兵”和“班长”,顾春娥每天早上主动跟随专家查房,紧盯护理中的每个细节,查漏洞、补弱项,确保对每一名患者做到精准施护,每一项感控流程落实到位。晚上,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休息区后,再梳理工作中的重点,上通下达解决问题,关注隔离区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等,各项工作虽琐碎繁杂但她处理得有条不紊。
两个月时间,宁夏从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75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对于顾春娥来说,有疫情的地方就是战场。2020年4月,顾春娥又随宁夏抗疫医疗专家组“出征”国外战场,作为中国政府援助沙特、科威特专家组中唯一一名护理专家,为援外抗疫贡献力量。
工作20年来,顾春娥先后荣获“全区百名优秀护士”“自治区技术标兵”“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今年,顾春娥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在新的征程上,我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担当精神、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心用情当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顾春娥郑重地说。
责任编辑:谢 斌 何青芳 李 妍 李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