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思践悟 正文

大力实施法治护航铸牢主线行动 为加快建设示范区提供法治保障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14期 作者: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 2024-07-23 | 打印 | 字号:TT

屏幕截图 2024-07-23 154423.png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草案)》立法听证会在银川召开。 自治区司法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赋予宁夏“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新的使命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对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司法厅作为政法机关、法治部门,必须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其重大意义和任务要求,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紧扣“一个统抓、五大职能”,大力实施法治护航铸牢主线行动,切实把铸牢主线贯穿到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加快建设示范区提供坚实可靠法治保障。

  聚焦主线加强科学立法,以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示范区建设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府立法的前置条件、重要内容,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切实以精准优质的制度保障促进团结、铸牢主线。强化法规制度供给。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建立立法快速响应机制,加快统筹推进党中央高度关注、全区社会治理急需、各族人民群众期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备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立法工作,推动修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和完善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相关法规规章,更好发挥立法引领保障作用。严格备案审查清理。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完善民族政策法规评估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制定涉民族领域政策法规的前置审核条件,健全常态化清理机制,及时修改、废止与上位法不一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全面系统总结转化。及时总结党的民族政策在宁夏的成功实践,将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举措,转化为地方性法规和制度机制,推动形成立得住、可推广的宁夏经验。

  聚焦主线推进依法行政,以规范高效的法治实施保障示范区建设

  紧紧围绕主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贯通做实法治督察、执法协调监督、行政复议等职能,推动各级行政机关不断提升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依法保障各族群众享有平等权利、履行平等义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工程”和“八大行动”,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发挥好专家咨询论证把关作用,建立合法性审查事项清单,增强行政复议工作质效,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发挥好领导干部在铸牢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认真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深入开展涉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和罚款规定清理,扎实推进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深化“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着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着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深入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区市县乡四级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般性社会事务工作简单归结为民族工作,不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刑事问题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不把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矛盾,让各族群众在每一起执法案件、每一个执法决定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微信图片_20240723154847.jpg

自治区司法厅在银川市光明广场进行普法宣传。 自治区司法厅供图

  聚焦主线严格刑罚执行,以托底放心的本质安全保障示范区建设

  紧扣铸牢工作抓安全、防风险、保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法治思维,把监狱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作为一个整体来抓,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深化党员干部正风肃纪、能力提升“强基固本”工程,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夯实稳定根基。不断健全完善风险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队伍建设等全领域、全链条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强化监管安全,抓好安全生产,构建完善“大安全”工作格局。坚持惩教并举。坚持加强劳动改造和思想文化教育相统一,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全面提升刑事执行效能。推进构建戒毒工作“一体两翼”宁夏模式,持续拓展戒毒社会化职能,提升教育戒治专业水平。推动标本兼治。深化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活动,推行“5+1”教育矫正模式,完善安置帮教制度规定,创新推动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坚决预防和减少犯罪,有效提升各族群众安全感。

  聚焦主线做优法律服务,以可感可及的为民实事保障示范区建设

  坚持把建立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铸牢主线的载体抓手,高效统筹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力量,以便捷普惠的法治温度凝聚起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树牢全民法治意识。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精准培养“法律明白人”,深入推进“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扩展升级“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辐射。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依法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持续推进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品牌化、专业化发展,以更多法治为民、惠民举措提升全民法治获得感满意度。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人民调解质效提升专项行动,依法及时就地防范和化解涉民族领域、法治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织密人民调解“四张网”、擦亮“塞上枫桥”调解品牌,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责任编辑:李妍


>>><<<
【作者】:自治区司法厅
【来源】:《共产党人》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