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理响塞上 正文

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全力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7期 作者:徐 静 李雪媛 发布时间: 2025-04-08 | 打印 | 字号:TT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等院校肩负“育新人、兴文化”的重任,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全力推动高等院校文化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我国高等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对于引导青年学生以科学的文化理论武装头脑,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中彰显青春担当有着重要意义。

  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现实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当前,我们正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面临无法预估的艰难挑战,这就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党和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高校肩负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党坚持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强大思想武器,增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意识等,让青年学生在深厚的人文氛围中自觉树立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确保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作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其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高校以文化人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价值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整合文化教育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

  文化育人是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路径,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必须坚持党对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坚定“两个结合”为理论指向、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使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加强党对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都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落实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以及培育时代新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来对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切实与相关部门协调,不断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坚持“两个结合”把牢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理论指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价值理念,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结合,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头脑。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授,更要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他们成长成才,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文化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思政课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其他课程联合思政课共同完成,共同承担起文化育人的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找准专业课与思政课程之间相契合的关键点,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教师是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用教育行动体现德育为先。要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因素。同时,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成效进行及时的评估,不断总结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为文化育人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徐 静 李雪媛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