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时代先锋 正文

”铁杆庄稼“硕果盈枝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8期 作者:魏喆铭 发布时间: 2020-09-27 | 打印 | 字号:TT

固原市原州区贫困学子母得余在飞毛腿技师学院练习组装电力开关元器件.jpg

固原市原州区贫困学子母得余在飞毛腿技师学院练习组装电力开关元器件 

  福建和宁夏,资源禀赋各异。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外来务工人员输入大省,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宁夏广大农村劳动力富余,需要转移输出。

  1996年,闽宁协作一开始,劳务输出就被当成转移劳动力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被老百姓称之为“铁杆庄稼”。

  帮扶,关键在帮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注重劳务协作,保障稳定就业,是贯彻落实“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方针的体现,是闽宁深化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

  20多年来,乘着闽宁协作的春风,众多宁夏儿女跨越千山万水“东南飞”,来到东海之滨福建,不仅用奋斗的汗水收获了幸福的果实,还带回了沿海的新技术、新理念反哺家乡,为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就业扶贫,搭上致富快车

  在厦门市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30名来自宁夏固原市的务工人员在这里过上了新生活:住进整洁的新宿舍,在干净的食堂吃饭,1个月至少能拿到4000元工资。今年初来厦门就业的两批固原市务工人员,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固原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的出行安排,去哪里务工?出行如何确保安全?闽宁两地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及时收集发布用工信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招聘,包机包车“点对点、一站式”等方式输出,确保员工从家门口直达厂门口。据统计,二三月份,固原市向福建飞毛腿集团、天马威集团、通达科技公司、福建华峰公司、福建冠捷公司等15家企业集中输送务工人员202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57人,既缓解了特殊时期福建企业缺工难题,也确保了固原外出务工人员出行健康安全。

  据介绍,劳务产业是固原市的支柱产业,固原市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以上,人均转移就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特别是在闽宁协作对口帮扶下,2016年以来,固原市赴福建省务工人员年均增速超过10%。

  固原市驻福建劳务联络站站长董成璧是就业脱贫致富的见证者。1997年,根据安排,莆田与西吉正式确立结对帮扶关系。1997年3月,西吉县90多名女青年到莆田新威电子公司上班,拉开了闽宁劳务协作的序幕。

  当时,年仅20岁的西吉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董成璧在一次劳务输出动员会上,被福建援宁干部的一席话打动了,“劳务输出,可以饱肚子、挣票子、换脑子、学点子、找路子,是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

  1997年4月27日,会说普通话、人又机灵的董成璧被县里“看中”,作为协调管理人员,带领第二批149名女青年坐了几天几夜的汽车,到达了莆田,开启了务工的新生活。

  来自西吉的女工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在工厂人均月收入达到800元,是当时公务员工资的数倍。一张张汇款单飞向固原,变成了一幢幢新房子、一台台新农机……

  打工脱贫示范效应明显,越来越多的固原劳动力走出大山来到莆田。2003年,莆田新威电子公司1.7万名工人中,来自固原的占三分之一。务工范围也逐渐覆盖莆田各县区,产业延伸到电子信息、鞋业、食品加工业等领域。

  董成璧也从毛头小伙子成长为宁夏籍务工人员在福建的“娘家人”,20多年里,他为5万余名在福建务工的宁夏籍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

  在董成璧的影响下,他的哥哥董宏璧与妻子一起到福建务工。由于能吃苦、肯钻研,如今董宏璧在莆田一家光电公司任高管,年收入30万元,妻子在一家公司做设计,年收入近10万元。在莆田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闽宁劳务协作让许多固原农村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搭上了“快车”。据统计,23年来,固原市先后向福建省输出劳务人员13万多人次,常年稳定在福建工作的固原籍务工人员达3万多人。仅2019年,固原市就向福建转移农村劳动力2972人。

“必须要学一项技能,才能生活得更好”

  在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实训室里,母得余和同样来自固原的同学们一起组装电力开关元器件。授课教师代立说,学生们已基本学完相关知识,接下来通过考试,他们便可取得中级电工证。

  母得余来自固原市原州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七口人,父亲打零工,哥哥是残疾人,全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2018年,母得余初中毕业,原本不想继续学习的他,得知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招生,而且“在校学习不要钱,实习就业也包了”后,在父母和班主任的鼓励下,果断报名,成为了原州分校的第一批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母得余就读的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创建于2018年8月,分校为原州及周边贫困学生提供3年“衣食住行”全免费学习技能的机会,入校签订就业协议,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优先入学。

  去年暑假,母得余来到福州,在飞毛腿集团实习当电池操作员,两个月拿到5100元实习工资。母得余自己留下1000元,将剩下的钱寄给父母。明年7月毕业后,母得余打算留在飞毛腿集团就业。到时,他可以拿到每个月四五千元的工资。“在福州生活状态非常好,挺顺心的。必须要学一项技能,才能生活得更好。”对母得余来说,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贫困学子有了技术,就变成了技术人才,摆脱贫困更有底气。有了这些‘量身定制’的人才加入,企业发展后劲更足。”谈起办学初衷,飞毛腿集团总经理江志成表示,对于这些固原籍贫困学子,集团还有更长远的规划,“进入集团后,学生们个个都将往高级蓝领方向培养,提升技能,实现增收,尽早脱贫奔小康”。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两年来,飞毛腿集团在原州分校投入资金达到400万元。今年,飞毛腿集团计划再投入800万元,在原州分校增设电子商务和机械设备维修两个专业,改扩建教学实训室、实训研发和生产中心等教学专区,建设仿真实训车间和生产线,计划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500名,让贫困学子实现在家门口学习技能,并能在家门口直接就业。

精准服务,深化协作

  “工作不累,环境也好,家人让我好好在这边做。”19岁的杨海弟来自固原市西吉县田坪乡,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在莆田华兴玻璃有限公司担任操作工,月薪5000元左右。像杨海弟这样的来闽就业贫困劳动力,在福建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还可以一次性拿到13500元的补助。

  近年来,福建先后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持续性的惠及宁夏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来闽就业的利好政策,进一步强化闽宁劳务协作新发展。

  福建省规定,宁夏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劳动力纳入福建省就业困难人员对象范围,在福建省务工就业时视同福建省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同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宁夏来闽就业贫困劳动力按规定给予每人1500元交通生活补助和最高1.2万元跨省就业奖补,对组织来闽稳定就业的中介机构按人数给予每人4000元补助,对吸纳就业企业按人数给予每人1000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补助。

  此外,省人社部门开发运行闽宁劳务协作对接服务平台,建立宁夏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闽就业实名制数据库,加强对来闽就业宁夏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政策落实等情况的跟踪管理,及时确认就业信息,做好后续精准稳岗、跟踪服务、补贴发放等相关工作。

  福建还加强岗位推送,定向筛选开发符合宁夏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优质岗位,形成“岗位供给清单”,常态化向相关对口地区推送发布,开通“就业扶贫直通车”平台,引导用工单位发布用工信息。

  优化协作服务,建立省际劳务扶贫协作机制,与对口协作市、县、州签订劳务扶贫协作协议,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等相关地区与宁夏固原市、吴忠市等对口地区签订协作协议,在设立劳务工作站、家政服务劳务对接、岗位共享发布等方面明确工作机制。

  保障就业权益,建立健全宁夏籍劳动者维权服务机制,保障宁夏籍劳动者在闽就业的合法权益;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开展团体购票、集中订票、提前预订等交通服务保障,不断提高宁夏籍劳动者在闽就业幸福指数。G

  (作者单位:福建通讯杂志社,转自《海峡通讯》2020年第8期)

  责任编辑:胡亦茹


>>><<<
【作者】:魏喆铭
【来源】:共产党人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