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时代先锋 正文

扛起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责任

——记第六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杨泽华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3期 作者:本刊记者 陈洪岩 发布时间: 2020-08-11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00217104712.jpg

第六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杨泽华

  现年47岁的杨泽华,是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机电车间加工班班长。28年来,他从一名操作型工人成长为企业高级技师,用汗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工人的奉献之歌。2019年杨泽华荣获自治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曾这样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杨泽华就是这样一个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不简单,在平凡岗位实现不平凡的人。 

勤学苦练,掌握过硬技能

  1991年,杨泽华从技校毕业分配到西北骏马机电车间加工班。由于技校学习期间并没有操作过小型卧式车床,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起。手勤脑勤是杨泽华入行的秘诀,主动给师傅打下手、修磨刀具、识图、识别材料就是他最初的主要工作。他所在班组加工的工件比较复杂,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刀”,仅是修磨各种刀具就经常弄得一身粉尘。因为没有车过活,杨泽华就在工余时间找些边角料慢慢地琢磨、加工,上班时间不够用,他就下班接着练。琢磨通了、干明白了,才兴高采烈地回家。练习期间,他的手、脚经常被飞溅的铁花烫伤,衣服被烫出窟窿是常有的事。慢慢地,在师傅的传授和自己的反复练习中,杨泽华的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各种工件都能独立完成了。师傅乐呵呵地拍着他的肩头说:“你小子是块料!一般学徒工要学3年呢,你才用了6个月就都掌握了,好好干!”

  “新时代的工人,光有技术远远不够,需要我们有知识、能创新。”杨泽华说,“就拿我来说吧,有时干一个活,连带必要的工装也要自己设计加工。可我只是一个技校生,知识储备不够怎么办?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1997年取得了大专学历。技术等级低怎么办?我又通过了技术等级考核。这些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提高,让我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

  1999年,由于煤炭市场因素,公司部分员工放假,一段时间班里只有杨泽华一人上班,这就要求他不仅是“专家”,还得是“多面手”,必须能够熟练操作车、铣、刨、磨、齿轮、拉床等16台机械设备。杨泽华凭着过硬的技能,把这些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精益求精,锻造工匠精神

  杨泽华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公司机床、设备零件的修配和自制设备零部件的加工。批量小、品种多,相应的工件材料也五花八门,除了一般的钢材、特殊钢材外,还有有色金属、塑料、尼龙、橡胶、电木等材质。每一种全新材质的加工都是一番技艺的考验与挑战,这让杨泽华随时充满了迎接新挑战的兴奋和攻克下一道难题的干劲。

  事实上,攻下这些难题,需要掌握的相关工艺和技能可不像说句话这么简单,需要反复的、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一边要静心翻阅各种资料,一边要耐心反复练习操作。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坚持,让杨泽华遇到各种材质、各种器型的零件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杨泽华所在的车间抢修任务很多,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在一次抢修四柱油压机铜套时,由于工件毛坯刚刚铸造好,温度高达几百度,如果等完全降温后再精细加工就没法在规定时间完工。杨泽华带队同时间赛跑,温度较高时先粗加工,待完全降温后再精加工,四件铜套依次进行,既合理利用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一夜奋战,天亮时他们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加工任务。

  还有一次,杨泽华接到抢修立车横梁升降双头螺母的任务。这是公司一套“重量级”设备,许多工件都要靠这套设备来完成,该设备一旦“罢工”,不仅许多工作要延期,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任务既艰巨又紧迫。因为是第一次加工,杨泽华的内心非常忐忑,最终完美地完成了加工任务,各种测量数据全部合格。然而,到安装时却出了问题——螺母无法旋入丝杠,他的心悬了起来:既然各种数据都合格,怎么会无法旋入呢?经过反复核查,终于找到了原因。因为螺母非常重,极不易水平旋入,垂直放置丝杠就能轻松旋入了。看到成功安装的螺母,杨泽华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也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他坚信,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做到极致,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以身作则,争做时代楷模

  付出总会有回报。自走上工作岗位,杨泽华多次获得石嘴山市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还先后获得“自治区技术能手”“塞上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2010年,由他设计的车床尾座套丝装置获得石嘴山市第一届职工“五小”成果二等奖,同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些荣誉的取得更加坚定了杨泽华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信念。

  树起一面旗帜,带出一个团队。杨泽华从没有止步,做好传、帮、带工作……虚心听取领导和同事的建议,与同事相互切磋,主动把自己掌握的操作技能手把手地传授给年轻的同事,杨泽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作为企业高级技师,杨泽华从不“藏私”自己的“绝技”。严龙是杨泽华的徒弟,刚来厂时,由于从未接触过这个工作,严龙心里压力很大。杨泽华看在眼里,从思想上开导他,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入手,耐心讲解,手把手指导操作。经过一年的锻炼,严龙有了很大的进步,在2012年全国车工技术比武自治区选拔赛中获得第三名,并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比赛。

  从一名青年技术工人到班组管理者,他始终兢兢业业,不懈奋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人,他始终脚踏实地,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杨泽华以实际行动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
【作者】:本刊记者 陈洪岩
【来源】:《共产党人》3期